数据海啸,存储技术正成为AI隐形战场
2025-08-14


大咖科技Tech Chic   AI正在吃掉存储的“未来”


当ChatGPT每天吞噬1PB训练数据,当Sora生成1分钟视频需百GB存储空间,人类数据的创建和复制正在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增长。

IDC《2024-2028年全球数据圈预测》显示,2005年全世界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将近1ZB。然而20年后,仅在2024财年一年,希捷一家供货商的硬盘出货量就已经累计达到550EB,相当于半ZB。IDC预测,到2028年全球的数据量将会膨胀到394ZB,中国数据生产量将达到100ZB,这一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驱动

“这不是数据增长,是数据爆炸。”希捷CEO Dave Mosley在2025投资者大会上坦言。

不可否认,四重压力正撕裂传统存储架构

第一重压力来自更快的数据创建速度。过去150年拍摄的150亿张照片,AI时代,只需要1.5年就能创造出同样体量的数据,无论是推理计算、视频应用还是机器学习场景,这些新兴应用正以空前的规模产生数据;

第二重压力,数据正在被复制并存储在更靠近数据读取段的某个地点或设备上,因为终端用户总是希望可以提高访问速度,如今通用人工智能将数据从文本转换为图像,再转换为视频通常是以秒为单位输出的;

第三重压力来自训练数据的高保真化要求,由于大模型训练需保留全精度中间数据,越来越多的数据被复制甚至转换;

第四重压力则来自数据主权意识的觉醒。无论是从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改革法案SOX,还是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GDPR,当前150个国家都有某种程度的数据保护法,并且强制本地化存储。

这不是简单的容量挑战,而是存储技术路线的生死抉择


大咖科技Tech Chic   纳米工程重塑存储底层逻辑

在郑州超聚变大会的展台上,希捷HAMR硬盘在透明机箱中安静旋转;而在万里之外的硅谷希捷实验室里,工程师正测试下一代存储的纳米工程技术。

“这一技术转型并不容易,但我们很高兴地说,我们已经度过了难关。”Mosley说。

传统的垂直磁记录PMR技术已触达物理极限。2010到2020年的十年间,单块硬盘里的碟片数从5片增至10片,但单碟密度停滞不前。当AI数据中心每月新增EB级存储需求,希捷押注热辅助磁记录技术HAMR。

这项耗资数十亿美元、研发20年的技术,正以纳米级工程重构存储底层逻辑。

依靠集成激光器在纳秒内将磁性记录介质加热到800°F,铁铂合金介质使数据位密度提升300%,从而实现更高的面积密度。这种能力直接转化为更大的容量,而不会增加物理驱动器大小。

2024 年,希捷工程师在实验室环境中实现了单碟6.5TB的存储密度,依托HAMR技术的持续创新,预计到2028年希捷将实现单碟 10TB。2032 年前后,有望实现单盘容量100TB



“这很难复制。”首席技术官John Morris表示,“这又开启了十年或更长时间的产品创新。”



大咖科技Tech Chic   从数据中心到边缘的绿色重构

数据洪流奔涌而至,存储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。当全球数据版图以ZB为单位扩张时,存储技术的每次突破都在为AI世界构筑新的地基。

随着HAMR技术在整个希捷产品组合中进行更广泛的部署,存储技术的突破正在真真切切地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

去年初,希捷发布了Mozaic 3+(以下简称“魔彩盒3+”)平台,让单碟容量超过3TB。魔彩盒技术能够以最小的集成复杂度实现单盘10TB到40TB的容量扩展,这使其能够很好地满足数据主权和新的存储架构的需求。

目前魔彩盒3+系列硬盘已实现单盘30TB容量,并且实现了批量出货,通过了三家头部云服务提供商的认证,更多客户正在进行产品的导入测试。在中国市场,百度智能云和超聚变已经完成了对希捷Exos M 30TB大容量企业级硬盘的验证测试。

对于数据中心运营商来说,电力消耗和空间利用率都是对于降低总拥有成本TCO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希捷预计,魔彩盒4+技术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认证测试,届时单碟容量将达到4TB以上。

通过提升每平方英寸的存储数据量,希捷得以减少大规模部署所需的硬盘数量。当前,数据中心采用的上一代硬盘记录技术PMR的硬盘平均容量是12TB, 采用魔彩盒4+系列硬盘将让机房空间利用率 3.3 倍,能源效率降低 3.5 倍,碳排放量降低 3.7 倍

图片

以部署1EB存储为例,使用魔彩盒4+ 40TB的硬盘将比使用24TB的PMR硬盘减少用17000台设备,这意味着,无论是在场地、能源,还是运营方面都能实现显著的成本节约。

希捷预计到下一个财年的下半年,大约会有50%出货量的产品在魔彩盒平台上生产

提起TCO,一个不能规避的问题是硬盘HDD和全闪存SSD。希捷全球执行副总裁暨首席商务官郑万成直言不讳:“硬盘的成本仍比SSD低六倍,而且这个差距不会缩小。”他还提到,硬盘生产的资本支出效率(Capex)维持在4%~6%的区间,而NAND和DRAM的这一比例超过35%。

“行业先行者”到“变革领导者”,谁能充分释放AI的颠覆性潜力,谁就能成为最后的大赢家

AI时代,真正的存储巨头绝不会是设备的搬运工,而是数据背后的价值架构师。未来存储市场的王者,必将属于那些能驾驭数据密度和速度的革新者。


关注我们
24小时服务热线
0755-83013016
传真:0755-83013016
E-mail:sales@serverhdd.cn
手机:
华南区:13751050552
华中区:18062588833
华北区:13995781399
华东区:13509695300